旅居海外近10年,他带回了这些垃圾分类“法宝”……
在一个集办公、商业、公寓
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
做好垃圾分类难不难
作为服务型人员
物业怎么让垃圾分类
做深做细做到位
旅居日本东京近10年的他
对于垃圾分类
有着自己的一套“法宝”
“责任心”是关键
疾步如飞、不拖泥带水,大上海时代广场物业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物业副总监刘培民,给记者的第一印象,就是沉稳和干练。
5月31日,在刘培民的带领下,记者首先来到了大上海时代广场的生活垃圾房。二三十个平方米的垃圾厢房内,20几个干垃圾桶、30来个湿垃圾桶,还有可回收垃圾桶等,都排放得整整齐齐。最特别的是,这个位于地下车库的垃圾房没有一点异味,站在里面,看上去干净整洁、井井有条。而在各个楼层,电梯入口处的垃圾箱也是很清爽。刘培民说,他们的要求是,连垃圾箱盖都必须做到一尘不染。
对于一个每天有着60—80桶生活垃圾产量的商业综合体,如何让垃圾分类,分出如此有序和规范?刘培民表示,关键在于责任心。“无论是顾客,还是工作人员、管理人员,每个人对垃圾分类有了责任心,这件事情必定能做好。”
而之所以对“责任心”如此强调,还来自于他旅居日本东京近10年的生活经历。“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,我一直生活在东京,刚到那里时,我对垃圾分类还没什么概念,但之后的一些亲身经历让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。”刘培民说,近10年的生活学习中,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,那个城市的每一位居民,从小孩到大人,对于垃圾分类都有着一种刻在骨子里的“责任心”,而这份“责任心”更是体现在了生活的每个细枝末节处。
后来回国来到大上海时代广场,从事物业工作后,刘培民对于垃圾分类“责任心”的培养就特别注重,更体现在了方方面面。对于上班白领,刘培民带领物业团队成员们定期开展各类培训。“我们的培训是一个‘大礼包’。”刘培民告诉记者,既有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,也有消防安全等各类知识的培训,“主要目的只有一个,为这个大楼的每个人提升责任感。”
而对于商户店家,刘培民更想出了一个“金点子”去激励他们。“对于部分表现突出的租户,我们特地设计、制作了垃圾分类流动奖杯,予以鼓励。”刘培民说,流动奖杯就放在商家的进门处,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,对租户和前来消费的顾客,都是一种提醒和激励。
“垃圾分类,每个人的责任心高了,这件‘关键小事’就一定能做好、做实、做深。”刘培民对垃圾分类工作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要管理,更要服务
在这些年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,刘培民也常常被人这样问起:“顾客就是上帝。你作为一个物业人员,去管理人家垃圾分类,怕不怕得罪人后遭投诉?”
而事实上,刘培民并没有这样的担忧,“垃圾分类,是一场双向的奔赴,做好管理的同时,我们在用心做好服务。”
由于商场内还有十几家餐饮企业,他们的结束时间、垃圾运到垃圾厢房的时间,跟规定的时间有所冲突。刘培民告诉记者,垃圾房开放的时间为一天三次,原先到19:00就结束了。
但是经过多方的了解后,餐饮店因为营业时间较晚,19:00前完成干、湿垃圾投放确实存在困难。“我们在商量之后,克服了人员紧张等情况,将垃圾房开放的时间延时到了23:00,方便餐饮店把当天的湿垃圾运送下来。”
但随之而来,又产生了一个棘手难题。这些晚上11点前运下来的湿垃圾,一桶一桶堆在地下车库的垃圾房内,天气这么热不会产生异味吗?而这时候环卫清运车辆,早已过了前来清运的时间。
怎么办?刘培民借鉴多年国外生活学习的经验,想到了是否能添置一个湿垃圾冷藏库,让暂且不能清运走的湿垃圾“冰冻保鲜”。刘培民的提议,迅速得到了业主方的认可,湿垃圾冷藏库很快就建成了。
“你看,现在里面只有不到5度。”5月31日,刘培民打开湿垃圾冷藏库,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排着前一天晚上送下来的10余桶湿垃圾。低温下,这些湿垃圾虽已在桶里存放了10来个小时,但记者没闻出一丝异味。
虽然成本增加了、人力时长都加大了,但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却赢得了商家的一致认可。而作为反馈,他们的垃圾分类积极性,比以前更强了,分类实效也提升了。
“只要我们每个人垃圾分类责任心更强一些,‘管理+服务’打好组合拳,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。”刘培民相信,在区绿化市容局、淮海中路街道的指导和帮助下,作为国际大都会时尚文化地标的大上海时代广场,会将这项人人参与的“新时尚”工作做成“新标杆”。
记者 / 王月华
编辑 / 孙冲
图片 / 区绿化市容局 淮海中路街道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
黄/浦/进/行/时
1. 唱园歌,跳园舞,区四套班子领导与黄浦少年儿童开心过“六一”
JOIN US